炒股就看,凯丰权威,投资专业,市场及时,遭遇全面,无差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别普标继 原标题:七日谈 ▎市场遭遇无差别普跌,跌情底情绪指标继续探底 来源:凯丰投资 上周,绪指续探上证综指跌幅3.87%,凯丰报收于3086.92;上证50跌幅3.97%,投资报收于2814.13;沪深300跌幅4.19%,市场报收于4013.25;中证500跌幅5.43%,遭遇报收于5740.98;中证1000跌幅6.11%,无差报收于5891.81;恒生指数跌幅4.09%,别普标继恒生国企指数跌幅5.59%,跌情底纳斯达克指数跌幅1.32%,标普500涨幅0.02%。 一 债券 1 . 利率债 上周,不同期限利率债走势分化,短久期利率债收益率下行,主要受资金宽松影响;中长端利率债收益率有所上行,主要受货币政策宽松预期进一步落空影响。 具体来看,周一,前一交易日(15日)晚间宣布全面降准25bp,低于预期,叠加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利率大幅上行。周二,美联储官员表态更为鹰派,美债利率上行较快,在中美利差空间较小的担忧下,国内利率小幅上行。周三,LPR未调降,离岸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利率小幅上行。周五,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5,利率上行。 展望后市,当前中美货币政策错位,中美利差处于较低位置,且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较快,引发外资流出的担忧,另外俄乌冲突导致通胀担忧升温,当前货币政策调整空间有限,且随着各类宽信用政策的落实,预计短期债市收益率下行空间较小;但考虑到全国疫情多发,且坚持“动态清零”防疫政策不动摇的背景下,市场普遍对未来预期悲观,经济压力较大,预计在疫情出现拐点前利率上行空间也有限。从中期维度看,考虑到全年GDP 5.5%的增速目标,后续宽信用政策将进一步加码,预计地产政策将逐步放松,中期保持相对谨慎。 2 . 信用债 信用债收益率延续下行趋势,表现好于利率债。在资金宽松以及对利率债长端走势判断不清的背景下,票息策略成为主导趋势。 行业风险分化较大,主要风险仍集中于地产板块,上周各地方因城施策下持续放松房地产政策,金融口多次发声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但整体基调依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依旧以因城施策、鼓励信贷为主。目前看政策面持续回暖,但当前地产公司尚未走出流动性危机,且短期房地产销售在疫情影响下仍较弱势,后续仍需进一步的政策提振居民购房信心,但确定性较强的是国企地产受益程度将显著大于民企地产。后续仍需持续关注销售情况及民营地产融资的修复情况。 城投债方面,各地政府对债务管控持续增强,且在资金宽松及地产暴雷的情况下,城投债成为各大机构的首选。煤炭债方面,基本面强,利差较低。钢铁、水泥债方面,基本面相对较弱,但企业未来资本开支小,且债务结构相对合理,偿债能力相对较强。担保、融资租赁债方面,跟尾部城投风险高度挂钩,资质有弱化倾向。制造业方面,在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企,下游需求较弱的背景下,利润空间极大压缩,需要警惕抗风险能力弱的企业。 中短期看,货币政策保持稳中偏松,债市调整空间有限,信用债仍是较好的配置资产,且将会持续呈现结构性资产荒的现象。 二 股票 上周关于疫情的讨论、海外中美利差倒挂及外汇问题、对出口的担忧等因素继续压制股市情绪。指数下跌幅度深,行业上仍旧是无差别普跌,仅有大市值板块及低波动指数相对抗跌。整体股市情绪回落,交投数据下滑。 经济层面上,社零负增长继续验证经济下行。数据上负增长符合预期,每一轮疫情下消费均是最受冲击的领域。 资金层面上,中美利差倒挂一度引发市场担忧,周五人民币快速贬值。息差和汇率的不利会抑制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需求。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延续净流出状况,近期在A股的参与度也不高,增加了资金面上的悲观因素。 政策层面上,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获核准。核电项目的重启象征意义较强,一方面符合双碳的长期方向,另一方面也符合短期稳增长需求。股市上,核电概念板块迎来短期上涨。由于整体股市情绪受到压制,板块机会或较难参与。 疫情层面上,4月22日上海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公布666家重点企业已经实现70%复工复产,企业产能利用率在持续提升。市场较为关注的汽车产业链情况有所好转,和特斯拉在周内实现了整车下线。根据我们的调研,周边一二级零部件供应商复工率在40-70%不等,产业链正在逐步恢复。 当下来看,国内疫情给经济多方面带来挑战,政治局会议之前,稳增长政策及经济定调尚不明确。股市持续下跌不利于投资情绪的恢复,国内风险偏好还有较大压制。好的一面是A股成交回落到8000亿以下,情绪已有一定降温。本周我们会继续关注国内疫情、中美关系,尤其是国内政策定调等内外因素的变化。 三 期货 1 . 黑色 上周螺纹钢价格趋于震荡,整体看工地刚需较前期有所改善,低价成交较好。数据端,上周螺纹表需同比下降23%,环比改善,主要是因为社库去化增多,东北、华东区域社库去化环比改善。上周数据表现基本符合预期,后半盘面回落或更多由于市场情绪走弱。 上周热卷价格小幅回落,盘面下行时期现出货较多,下游接受程度一般,低价成交较多。数据端,上周热卷表需增3.95万吨,主要在东北,疫情影响减弱后,下游补库明显。 展望后市,今年前三个月粗钢同比减少2860万吨,粗钢压减对当前钢厂生产影响较小,主要影响远月产量上限。成材方面,仍需关注后续钢材累库节奏,上周钢材表需环比改善且疫情扰动仍在,需求验证或需等到5月后。原料方面,周内原料现货整体表现强于盘面,基差走阔,短期内原料走势受钢厂补库节奏及成材影响仍较大。 2 . 有色 有色金属整体上与其他商品略有区别的地方在于,有色金属强预期弱现实的状况更明显一些。尤其是在不同的品种上,强弱有明显分化。 铜的基本面表现最好。下游需求稳定,国内社会库存去库稳定。但海外因近期不断的交仓而受到一定打压,比价开始扭转,整个物流流向在未来重新变为依靠进口利润,撬动保税库存和海外库存继续去化。在这个期间,现货预计会维持一段时间的正常局面,但目前全球库存水平不高,库存去化一段时间后,基本面的强支撑会逐渐显现。 铝需求端前期受到疫情影响较大。从上周开始,华东下游加工厂已经表现出边际回暖的迹象,未来需求预期会不断恢复。但目前华东库存水平较高,而河南地区库存水平较低,供应端有明显的挺价动力,未来一段时间,铝或会通过两地价差来撬动华东去库,直到需求恢复正常。同时,考虑到国内供应增量预期较大,因此我们还需观察出口后续表现,来验证我们对全球全年去库的平衡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预计铝将维持震荡走势。 锌的情况则相反,目前是通过海外来撬动国内库存。疫情期间出口订单可观,随着疫情逐渐解封,后续国内锌锭出口或会集中兑现,内外盘比价未来有收敛可能。但从基本面来看,下游镀锌需求表现平稳。未来去库情况依赖进出口的实际表现。 3 . 能化 上周油价下跌。周一,受欧盟称对俄罗斯实施的第六轮制裁将针对银行和石油的影响,油价开盘上涨,市场继续计价能源禁运。周二,受宏观方面的影响,整体商品均出现调整。 驱动因素方面,市场主要交易点还是在俄罗斯,部分现货市场参与者观点转空,认为俄罗斯出口减量不及预期,但目前仍有预期支撑,欧洲禁运预期和5月下半月豁免结束后俄罗斯出口下降的故事短期均难以证伪。本周欧盟将讨论逐步实施俄罗斯石油禁令,预计将拉扯较长时间,目前德国、匈牙利、奥地利仍未松口。目前,有两方面因素影响贸易商减少对俄罗斯的采购,一是“欧盟卖家将无法在5月15日之后卖给欧盟以外买家”的规定,二是欧盟关于“必需的石油”的豁免条款定义不明确,这两个因素对于实际俄罗斯出口的影响仍需要时间来证实或证伪。 其他方面,目前俄乌关系仍在僵局,普京称将继续进行军事行动,伊朗现在仍未恢复谈判,OPEC目前态度无变化,沙特与美国关系进一步僵持,短期难有变量。后期我们将关注三个方面,其一,俄罗斯的现货招标售出情况和5月15日之后的俄罗斯出口情况能否证实俄罗斯的供应中断不及预期;其二,伊朗谈判情况何去何从;其三,4月1日开始供应的天然气费用应在4月下半月或5月结算,关注俄罗斯是否出现“断气”。 上周气价持稳。虽然俄罗斯暂停亚马尔管道的现货流量,乌克兰管道流量也有所下降,LNG到港量继续维持在高位,但倒春寒过后欧洲天然气需求下跌明显,因此上周欧洲天然气库存去库速度仍低于五年均值,库存仍处于高于五年低点水平。目前取暖季已经结束,时间上来看基本面对多头不利。主要的利多因素是俄罗斯断气的可能性,一方面在于“卢布结算令”下俄罗斯主动断气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于欧盟正在讨论的能源禁运。上周欧盟委员会在发给成员国的指导文件中指出,在不违反对俄制裁相关规定的情况下,欧盟公司使用卢布进行天然气交易结算是存在可能的,因此俄罗斯主动中断能源供应的概率比较低。但是,欧盟正在讨论的能源禁运仍是主要支撑,且预计拉扯将持续较长时间。 四 天气 过去一周,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整体回升,其中东北、华北、西北率先回到偏高水平。周四(4月21日)之前,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温暖少雨,西南、华南、江南南部气温继续偏低并多阴雨天气,局部地区出现强对流,后半周,我国南方地区气温明显回升,降雨区域有所减少,周末开始,西北、东北、内蒙再次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江淮、沿江、江南、华南、云贵等地再次出现大范围降雨,其中贵州、广西、广东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和强对流天气。 美国大陆气温起伏大,前半周,美国西北部、平原区、中西部气温明显偏低,中西部和密西西比河中下游地区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低温潮湿天气不利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早期播种,但有利于平原区北部与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土壤水分提升,周四(4月21日)开始,美国主产区天气有明显改善,春季播种窗口再度打开。截至4月17日,美国玉米、大豆播种进度分别为4%、1%,较去年同期(7%、3%)、五年均值(6%、2%)小幅落后,美国冬小麦优良率30%,较上周下降2个百分点,再次回到历史同期低点。 巴西中西部和南部气温逐步回升,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雨稀少,市场开始关注中西部少雨天气对巴西二季玉米作物的不利影响。截至4月16日,巴西全国大豆收割进度为86.2%,全国40.4%的二季玉米进度处于开花期,19.5%处于灌浆期,上述玉米产量对近期天气较为敏感。 阿根廷主产区降雨总体偏少,前半周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继续有利于大豆收割,周四(4月21日)开始,主产区自南向北有降雨降温过程,以小到中雨为主,对大豆收割影响有限。截至周三(4月20日),阿根廷全国大豆收割进度为30.8%,较去年同期(18.5%)偏快,但较五年均值(42.4%)落后;上周,阿根廷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将该国大豆产量估计值上调至4120万吨,较3月估计值上调120万吨,阿根廷农业部估计2021/2022年大豆产量为4200万吨,较美国农业部4月估计值偏低150万吨。 东南亚降雨整体偏多,其中泰国北部和中西部、印尼南加里曼丹省出现较强降雨,其他地区降雨基本正常或小幅偏多。 欧洲大陆仍有冷空气活动,其中欧洲大陆南部、东欧、乌克兰等地气温小幅偏低并有阴雨天气,北欧和欧洲大陆北部气温偏暖;截至周四(4月21日),乌克兰春季播种完成300万吨公顷,相当于预测面积的21%,周度增加55.1万公顷(3个百分点),春小麦、春大麦、玉米、葵花籽、大豆播种面积分别达到2021年播种面积的85.6%、60%、5.9%、13.8%、4.8%,去年同期进度分别为82%、91%、7%、18.5%、1.2%,春菜籽播种进度完成49.4%,而去年同期尚未开始播种,全国来看,小麦、菜籽、大豆播种同比偏快,而大麦、玉米、葵花籽播种进度偏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