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均应部署场所码、数字哨兵!拒不执行“扫码通行”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国家卫健委5月23日消息,扫码通行5月22日0-24时,上海31个省(自治区、公共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病例“174+628”例。场所场其中北京“83+16”,居民均上海“55+503”。小区行
在5月23日举行的部署兵拒不执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通报,码数近阶段,字哨追究责任上海持续开展了基于三区划分的依法“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根据筛查结果,法律5月22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1907个,扫码通行涉及人口数约48万人;管控区9064个,上海涉及人口数约159万人;防范区60781个,公共涉及人口数约2120万人。场所场
本土新增“174+628”
国家卫健委消息,5月2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8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3例(福建8例,四川3例,上海1例,广东1例);本土病例174例(北京83例,上海55例,天津32例,四川2例,辽宁1例,福建1例),含56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上海30例,天津20例,北京3例,四川2例,辽宁1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上海;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82例,其中境外输入54例,本土628例(上海503例,河南53例,四川29例,北京16例,天津15例,吉林5例,安徽3例,江西2例,浙江1例,广东1例)。
上海:60岁及以上人群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覆盖率64.51%
对于目前全市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率情况,赵丹丹会上通报,截至5月22日,60岁及以上人群,共接种961.77万剂,覆盖375.13万人,覆盖率64.51%;完成全程接种361.20万人,全程接种率62.11%;加强免疫接种228.31万人,覆盖率39.26%。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恢复情况:目前,上海市16个区的163家接种门诊已陆续恢复常规疫苗接种服务,约占常规接种门诊数的40%,其中社区接种门诊105家、犬伤处置门诊26家、卡介苗门诊3家、特需接种门诊29家。
上海推广应用“场所码”、“数字哨兵”
7项措施公布
发布会上,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副主任朱俊伟就上海强化落实“扫码通行”疫情防控措施进行通报。具体措施如下:
一、市民出入有明确疫情防控要求的公共场所,须凭“随申码”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入居民小区,须凭“随申码”绿码;有紧急就医等特殊情形的除外。
二、市民出入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时应当配合工作人员,主动扫“场所码”或出示“随申码”(实体身份证)刷“数字哨兵”进行核验。
三、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均应当部署“场所码”或“数字哨兵”。场所管理者或经营者应当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场所码”“数字哨兵”的点位规划和布设,准确填报使用场所名称、地址等信息,不得将“场所码”“数字哨兵”布设在与填报地址不一致的场所。
四、无法扫码、亮码的市民可以出示本人身份证和纸质离线“随申码”,由场所工作人员确认身份后,用手机“随申办”移动端,扫描市民的纸质离线“随申码”,核验健康状态,并登记信息。健康状态无异常的,准予通行。
五、没有部署“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的企业、单位、居民小区等,不得复工复产复市复学、不得创建“无疫小区”。
六、对拒不执行“扫码通行”疫情防控管理要求的场所或人员,造成疫情传播等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因“场所码”“数字哨兵”设置、管理和使用不规范,导致信息收集不完整、不准确并影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的,场所管理者或经营者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七、按照“最小够用”原则,对使用“场所码”和“数字哨兵”收集的个人信息,仅用于疫情防控期间流行病学调查,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将其用于其他用途。
教育部再次提醒:高考考生
应提前14天返回考点所在省(区、市)
据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2022年高考在即,按照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高考防疫工作的有关要求,各地已陆续向2022年高考考生发布参加高考的注意事项。在此,教育部再次提醒全体考生,特别是当前仍滞留在外省的考生,要及时向考点所在地考试机构如实报告自身健康情况、相关返程安排等信息,提前14天返回考点所在省(区、市),全面了解并严格遵守考点所在地考试防疫要求,做好考前连续14天本地健康监测,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域流动、不到人群流动性较大场所、不前往中高风险等级地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