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被约谈近2年后,蚂蚁集团整改又有重要进展!

被约谈近2年后,蚂蚁集团整改又有重要进展

时间:2025-07-05 22:21:31 来源:率土之滨网 作者:百科 阅读:538次

蚂蚁消金的被约增资被市场视为蚂蚁集团整改的重要一环。

11月14日,谈近据传化智联、年后鱼跃医疗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蚂蚁鱼跃医疗、集团蚂蚁集团、整改重进展杭金数科、被约舜宇光学科技、谈近传化智联、年后博冠科技、蚂蚁农信集团等将以共计人民币105亿元认购重庆蚂蚁消金公司(下称“蚂蚁消金”)新增注册资本105亿元;增资完成后,集团蚂蚁消金注册资本将为185亿元。整改重进展

一同披露的被约还有蚂蚁消金的经营情况与财务状况。根据披露,谈近截至2022年9月30日,年后蚂蚁消金营业收入为320852.9万元,净利润为110544.7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605.4万元。

更新了增资方案

去年6月,重庆银保监局网站发布消息称,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注册资本为80亿元人民币。

目前,蚂蚁消金共有7家股东,分别为蚂蚁集团,持股50%;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持股15.01%;国泰世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持股10%;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00%;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01%;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鱼跃医疗均持股4.99%。

在蚂蚁消金开业半年后,去年12月,蚂蚁消金曾一度传出增资的消息。2021年12月24日,中国信达(01359.HK)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作为增资认购方之一,与蚂蚁消金、其他增资认购方及其他现有股东订立股权认购协议。增资事项完成后,蚂蚁消金的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80亿元增加至人民币300亿元,中国信达及其附属公司将持有蚂蚁消金24.003%股份权益。

不过,在短短20天后,事情发生了惊天逆转。中国信达宣布退出蚂蚁消金的增资计划,其他增资方也陆续发布了暂缓认购的公告。

相比去年末公布的将注册资本增至300亿元的方案,此次确定的增资金额有所降低。与现有持股情况对比来看,此轮增资新增股东有5家,杭金数科、舜宇光学、传化智联、博冠科技、农信集团;而与去年末的增资方案对比来看,中国信达、重庆渝农资本退出此轮增资。

去年12月增资方案

最新增资方案

不多,本次对外投资事项尚需经过有关监管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是否能审批通过尚存在不确定性。

平台整改进度如何?

作为大型平台企业整改的风向标,外界对于蚂蚁集团的整改进展格外关注。而蚂蚁消金的增资则被市场视为蚂蚁集团整改的重要一环。

为了促进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创新健康发展,维护金融消费者利益,2021年,金融管理部门先后约谈14家平台企业,正式启动针对14家网络平台的整改工作。

其中,金融管理部门先后两次约谈蚂蚁集团,并确定了蚂蚁集团整改方案的五个主要内容:一是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打破信息垄断;三是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四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五是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扭转无序扩张势头,是蚂蚁合规整改的重点内容之一。2021年末,蚂蚁集团分别将“花呗”和“借呗”进行品牌隔离,重新确立品牌定位,将合规业务整合到持牌消金公司,依法落实资本监管,做到“做生意要有本钱”。

2021年11月7日,借呗宣布启动品牌隔离工作,由蚂蚁消金提供的服务会继续显示“借呗”品牌,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则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11月24日,花呗启动品牌隔离工作,成为蚂蚁消金专属消费信贷品牌,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额出资的消费信贷,更新为“信用购”类型的服务。

过去两年,从“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到“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在大型平台企业整改工作稳妥推进的背景下,政策重心也随着大型平台企业的状况改善同步调整,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制度篱笆正在扎紧、扎牢。

今年以来,国务院金融委多次专题会议对大型平台企业整改作部署,要求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方针,稳妥推进、严格完成大型平台企业整改工作,转入常态化监管,设置好业务领域和市场行为的红灯、黄灯、绿灯,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推动平台企业健康发展。

6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强化大型支付平台企业监管促进支付和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会议提出,推动大型支付和金融科技平台企业回归本源,支持平台企业在服务实体经济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将平台企业支付和其他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坚持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健全支付领域规则制度和风险防控体系,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

此前,在“平台经济创新与治理”专题研讨会暨《平台经济:创新、治理与繁荣》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课题组牵头负责人黄益平提出,中国的平台经济规模名列全球第二,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不过,中国平台经济过去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野蛮生长的行为不可持续,因此加强监管是有必要的。他认为,监管应该成为一种日常性的行为,最终目的是支持规范、有序的创新,促进平台经济行业更好的发展。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经济日报:勿滥用区块链概念
  • “后秀”暴汗服被指“智商税”!用暴汗服减肥,可能脂肪还在,钱和人都没了
  • 区块链概念股普涨,Marathon Digital涨近5%
  • 区块链概念股普涨,Marathon Digital涨近5%
  • 碧桂园莫斌:房地产市场变化超出预期,预计明年6月能够恢复
  • 英国政坛巨震首相宣布辞职 老对手俄罗斯如何看待?
  • 蜜芽断臂App 母婴电商褪色
  • 美国银行:尽管通胀上升 消费者支出依然坚挺
推荐内容
  • 二季度险资投资沪深300成份股约7900亿元 监管对银行股、大盘蓝筹股和公募REITs投资给予优惠
  • 剑指信用卡乱象!两部委发文规范信用卡业务,对催收、息费、联名卡等有新要求
  • 飞行中机翼螺丝松动?国航回应
  • 国家药监局:对广州市韩妃化妆品有限公司立案调查
  • 北京:朝阳区为疫情高发区,要降低社会流动,非必要不出区
  • 投7000万成立新能源子公司!越博动力董事投出弃权票,深交所紧急发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