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美媒:印度无法取代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

美媒:印度无法取代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

时间:2025-07-05 22:42:19 来源:率土之滨网 作者:知识 阅读:468次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8月9日文章,美媒原题:印度无法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印度业强许多西方人讨论有必要加强供应链多样化,无法以减少对中国制成品的取代全球依赖。由于规模庞大且年轻的中国制造人口、较低的美媒工资和相对多样化的产业,印度一直是印度业强取代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中制造业强国的热门候选。

但遗憾的无法是,这个南亚国家不太可能很快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取代中国。取代全球首先,中国制造印度的美媒劳动力质量和基础设施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许多人认为,印度业强印度的无法低劳动力成本是相对于中国的关键优势。但如果这些劳动力带来的取代全球效益也较低,那么低劳动力成本有什么用呢?中国制造如今,印度人预期寿命增长比中国落后25年,成人识字率也落后30年,许多在贫民窟长大的印度人一生都没有政府档案。这些因素影响了工人在工厂的工作效率,以及他们在制造业长期发展的能力。

制造业还需要资本,尤其是基础设施。在这方面,鲜有发展中国家能与中国竞争,印度也不例外。此外,印度社会的分裂削弱了其人口众多的优势。纵观历史,印度是一个比中国更多样化的国家。它由不同阶层、种族、宗教和语言的人组成。这种多层面的多样性可能对印度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印度有市场干预和贸易保护主义的长期传统。20世纪80年代,中国和印度都开始经济改革。然而,与中国的改革不同,印度的改革不那么亲市场,而更亲商业。当时,英迪拉·甘地政府正在失去对权力的控制,需要企业的支持。这些改革是有效的,但缺乏亲市场的成分,阻碍了印度的市场化进程,使印度目前的商业环境不如中国。

在国际上,印度有长期的贸易保护主义传统,这阻碍了其采用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印度曾是殖民地,经历了帝国主义剥削的集体创伤。这种创伤导致印度强调主权、地位。在经济上,这些倾向导致印度高度重视保护本土产业。与此同时,印度的保护主义传统导致了持续至今的高关税,以及印度不愿生产西方公司从中获取大部分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总之,印度拥有许多优势,并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但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不太可能取代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的地位。(作者徐若丹[音],陈俊安译)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赎回潮”波及可转债,周跌2.47%,同遭抛售压力
  • 文艺温柔励志的座右铭(精选82句)
  • 四季养生究竟是什么 — 爱达夫养生
  • 如来认孔雀为母最吃亏的人是谁?不是佛祖(孔雀最倒霉)
  • 外汇局管理检查司副司长黄卉:应推动将虚拟货币监管纳入法律法规规范
  • 我在KTV被几个男人玩一晚上:一点点挤进粉嫩的体内
  • 复仇者联盟5卷土重来(复仇者联盟要拍第5部)
  • 自制简易家用逆变电源
推荐内容
  • 国家发改委:明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75元和165元
  • 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和杞菊地黄丸能同时服用吗?
  • 蜗牛人恐怖电影,蜗牛人的恐怖故事 — 探灵网
  • 过完年必喝3碗汤刮油通便消食护肝 — 爱达夫养生
  • 增收不增利、复购创新低 泡泡玛特靠出海自救?
  • 2014版熊猫金银币的收藏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