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医疗收购事项的几点疑问
炒股就看,通策权威,医疗疑问专业,收购事项及时,通策全面,医疗疑问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收购事项
转自:北京商报
在收购股权这件事情上,通策可谓是医疗疑问反复无常,股民纷纷表示“被戏耍”。收购事项当初终止公告中为何不披露具体的通策原因、二次收购的医疗疑问决定是何时所做以及和仁科技重大事项前的股价异动是否正常,这些疑问都需要通策医疗和和仁科技做出合理解释。收购事项
第一个疑问是通策,关于在此前终止收购的医疗疑问公告中信披是否全面、真实?收购事项回看历史公告,通策医疗和和仁科技双双在2月14日晚间披露了终止股权收购公告。通常而言,都会在公告中对终止的原因予以明确说明,但在当时披露的两份公告中,无论是通策医疗还是和仁科技,对于收购终止的具体原因都只字未提,只是告诉投资者“各方一致同意终止股份转让协议”。
如果说终止原因涉及保密条款实在没办法公开的话也能理解,但在时隔十多天后,通策医疗却在最新的公告中对此前终止的原因做了具体的解释说明,称是“基于法律顾问的提醒:为满足出售方实际控制人辞职后六个月内不减持的承诺,在辞职前签署的协议是否适用于辞职后的交易”。请问,这个原因为何当时没在公告中披露告诉投资者呢?
第二个疑问则是,通策医疗针对和仁科技部分股权的二次收购究竟是何时开始筹划的?根据通策医疗披露的最新公告,交易双方协商决定终止协议,主动撤回相关申报文件,并继续磋商合作可能性。但“继续磋商合作可能性”类似的表述却在通策医疗的终止公告中没有披露过。
和仁科技倒是在终止公告中曾表示,控股股东将继续筹划在合适的时机引入战略股东,不过目前尚未签署协议,也未确定具体引入对象及股份转让相关细节。
那么,通策医疗和和仁科技继续磋商的时间点是不是在终止的同时就已经开始了呢?如果是的话,是不是应该在当时的公告中明确披露相关事项,而不是做出模糊表述。
试想,如果通策医疗当时就在公告中明确表示“继续磋商合作可能性”,那么投资者的预期肯定会大不一样。而按照此前的公告,投资者不会对两者二次交易有任何的幻想,这就涉嫌误导投资者。因此,通策医疗对和仁科技二次收购何时开始筹划至关重要,需要公司交代清楚。
第三个疑问是,和仁科技两次重大事项公布前股价都出现了异动的情况,是否意味着公司在内幕消息管理方面存在疏漏?
交易行情显示,在2月9日、10日,和仁科技连续两个交易日日跌幅超8%,随后两个交易日后,和仁科技公布了通策医疗终止收购股权的消息。再来看2月24日和仁科技的股价表现,当日收盘大涨10.92%,且成交量为年内新高。随后,通策医疗就宣布了再度收购和仁科技部分股权的公告,这难道真的只是简单的巧合?
以上疑问,还希望通策医疗和和仁科技真心地给市场一个交代。
相关文章:
- 小牛电动国内提价销量减少三成,Q3营收净利双降
- 宜人金科Q3净利润达2.703亿元,预计Q4营收至多达11亿元
- 央行、银保监会:2000亿元“零息”新工具将用于稳楼市
-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治理体系与金融稳定” 平行论坛法治版块成功举办
- 港股恒指强势翻红,龙湖集团、碧桂园等涨超4%
-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主要机构投资者普遍青睐高新技术行业
- 石墨烯电暖器、碳纳米管电地暖、空气源热泵…… 这些黑科技带来冬日里的别样温暖
- 交通运输部:中国救捞已初步建成“三位一体”海空立体救捞网络
- 证监会行政处罚委办公室副主任戴钦公:证监会始终坚持“严”的行政处罚主基调
- 市场监管总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